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医学 > 中西结合

明确中医师中西医结合医师的执业范围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1-19 15:32:41 人气: 标签:中西医结合全科医学
导读:1998年第九届全国常委会第三次呼一通过了《中华人民国执业医》(以下简称《执业医》),并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施行。根据现有《执业医》等相关,执业医师分为临床…

  1998年第九届全国常委会第三次呼一通过了《中华人民国执业医》(以下简称《执业医》),并于1999年5月1日正式施行。

  根据现有《执业医》等相关,执业医师分为临床、中医、口腔、公共卫生四个类别。其中临床类别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内科专业;2、外科专业;3、妇产科专业;4、儿科专业;5、眼耳鼻喉科专业;6、皮肤病与性病专业;7、卫生专业;8、职业病专业;9、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10、医学检验、病理专业;11、全科医学专业;12、急救医学专业;13、康复医学专业;14、预防保健专业;15、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专业;16、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业等。中医类别(包括中医、民族医、中西医结合)医师执业范围分为:1、中医专业;2、中西医结合;3、蒙医专业;4、藏医专业;5、维医专业;6、傣医专业等。

  2006年国家中医管理局又印发了《关于修订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的通知》,在原有的中医类别医师执业范围中增设“全科医学专业”,但在考试资格上,中医类别专业的毕业生不能参加临床、口腔、公共卫生类别医师资格考试。

  2006年卫生部又在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格认定有关意见的通知中明确,报考人员应按本人试用期所从事的专业报考相应类别的医师资格。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藏医、蒙医、维医、傣医医学专业毕业的报考人员,按取得学历的医学专业报考中医类别相应专业的医师资格。

  上述的本意是通过实行医师分类执业,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专心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中医院校中医专业的毕业生积极报考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以更好的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但实际效果并非如此,这一主要带来两大问题:

  一是把具有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主要是中医院校毕业生和部分西医学校中医专业毕业生)和西医临床类执业医师分列,把具有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的执业类别和范围与非学历教育、师承认定的传统中医师等同起来,一样归入中医类别的中医专业,同时,中医类别的执业范围划分与临床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中医执业医师到综合医院临床科室执业不,在临床执业中造成很多困扰,严重打击了中医临床医师的积极性。

  二是中医院校中医专业学生毕业后只能报考中医执业类别,他们只能进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和中医院,就业范围受到了极大的。目前全国中医院校、中医类临床专业每年毕业生约3万人,从我国医院分布的实际情况看,现有的中医医院和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对中医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非常有限,不可能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要,而各大综合医院即便设有中医科,也只需要几个中医师即可。结果造成相当一批毕业生学非所用,他们的就业情况和状态令人担忧,最后只能到其他岗位去找工作,或者通过考西医研究生,然后再考西医职业医师。而这种选择的结果,与中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背道而驰的,既不利于中医药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故该法规必须进行修订。

  1、我国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系统知识教育。

  把具有学历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和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分列,很容易患者甚至某些卫生行政管理人员,认为中医执业医师只能也只会使用中医中药,不能也不会使用西医诊疗手段,造成不必要的矛盾和医疗纠纷,对于将近50万以及未来更多的中医执业人员造成很不利的局面,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有违法律的公平原则,最终也损害了国家和患者的利益。实际上,在我国具有学历的中医类临床医师,无论是从其教育背景或者是临床实践过程来看,其专业特点是中西医临床专业。我国高等院校中医类专业毕业生在校期间,除了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课程外,还系统的学习了一整套西医基础及临床课程。

  目前全国各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现代医学及中医课程的设置差不多是各占百分之五十,中医临床类专业毕业生除具有系统的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外,还接受了现代医学从基础到临床的系统知识教育,完全具有同时运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手段处理临床问题的知识储备,完全符合临床医学的专业特点,应一并列入临床类,才符合科学立法的原则。近年来,部分学者甚至是部分卫生行政管理制度制定者认为我们的中医执业制度应该逐步跟等地区的中医执业管理制度接轨,中医使用西医西药,殊不知当时这些地区的中医师大多属师承、自学等非学历教育类,没有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所以立法其使用现代医学诊疗手段;而时至今日,我国的中医师绝大多数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背景,经过系统的医学教育,具有使用现代医学手段的知识贮备和能力,因此,其执业范围应该不同于上述地区的中医师。

  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医诊疗机构,从中医院校附属医院到各级中医院、西医院的中医科,其模式都是中西医两套诊疗手段同时使用。这样的模式的存在其实有它很大的合。由于同时使用了中、西医两套诊断标准,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的认识更为全面;由于中、西医两套治疗方法的配合使用,才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比同一种疾病中、西医疗法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优化出最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更好的解决临床问题。因此,应该从法律上保障这一模式的性。

  由于现行《执业医》等的政策限定,即中医类和临床类的分列,且中医类专业毕业生不能考临床类的执业医师证书,即使明知这类毕业生可以胜任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工作,西医诊疗机构也不愿意接收这类毕业生,他们只能去中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而这些机构远比西医机构要少得多;即使他们响应国家号召,到边远地区和大西北乡镇的卫生院去工作,但因为大多数卫生院没有中医科,一旦他们在内、外、妇、儿科或者急诊科等执业,则有超范围执业之嫌,医院一样不能录用他们,他们的平等就业权严重受。西医专业毕业生就明显不一样,他们可以选择去各种医院,中医院对他们更是他们敞开。长此以往,势必严重影响到学生报考中医院校的热情。因此,应该修改相关,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给予他们平等的就业权。

  根据现有法规,中医类(包括学历和师承类)执业范围和专业只是简单分为中医、中西医结合、蒙医、藏医、维医、傣医专业等,而实际上目前综合性中医院以及规模较大的中医科大都已经按照现代医学临床科目设置方式进行了二级分科,如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骨科等,与西医临床类的专业划分是一致的,因此,现有有关中医类的专业范围分类在实际的执业管理中缺乏可操作性,必须重新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专业划分。实际上,目前管理机关在中医类医师资格证书的“专业”一栏上都是按照执业者所实际从事的内、外、妇、儿等专业填写,但是在现实中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支持。

  综上所述,修订现行《执业医》等法规中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执业范围有关已经迫在眉睫。

  将具有学历的中医类执业医师与西医临床类一起并入临床类中,一样划分为内、外、妇、儿、骨伤等专业,以中医中药的使用为主,但可以使用西医诊疗手段,并可在综合性医院及中医院相应专业科室执业。

  · 尊重网上,遵守《全国常委会关于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严禁发表危害、民族团结、国家教政策、社会稳定、、、、等内容的作品;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