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药学 > 中药论文

中医诊断航空发动机故障?奇葩论文折射了怎样的科研困局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7-8-28 19:21:32 人气: 标签:中医外科论文
导读:中医跟航空,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领域,却被脑洞大开的研究人员联系在了一起,还正儿八经地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在第26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会议资料”中,…

  中医跟航空,八竿子打不着的两个领域,却被脑洞大开的研究人员联系在了一起,还正儿八经地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在第26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会议资料”中,题为《基于中医诊治理论的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新技术初探》不光被看到的业内人士吐槽,还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看到这样的论文标题,很多人可能以为是“民科”所为,大可一笑了之。差矣!至少从署名身份看,论文作者都是不折不扣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航天航空企业从事研发工作。要说他们没有一点基本的科学头脑和逻辑,恐怕不太可能。作者之一房红征面对记者提出的质疑,反驳说“你要也可以,但要有”,似乎也表达了专业研究的一分底气。

  飞机发动机的知识,普通人不懂,更没多少接触机会,能知道往飞机发动机里投硬币不对,就足够了。但是,中医是怎么回事,许多人还是有点了解的,没学过中医,多少还吃过一点中药吧!所以,当“天人合一”“”出现在这篇论文中,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诧异。

  科学不分国界,科学思维也不是一种文化的专利。屠呦呦从传统中医药文献中获得,发现青蒿素并获得国际认可,其前提是运用了现代科学的视角,将研究以世界通行的科学语言阐述出来。而上述论文作者说“中医思维式的发动机健康管理更符合国情”,其思维恰恰与科学思维背道而驰。难道飞机飞到中国境内,发动机健康管理就要看中医?飞到境外就更适合看西医?

  在发动机检测中,的确有“听诊器”“望闻问切”的说法,那不过是一种通俗化的比喻。发动机“听诊器”并非医生所用的听诊器,“望闻问切”更是技术人员对工作的形象阐述。

  热议奇葩论文,更值得追问的是:研究人员为什么会写出这样的论文?充满争议的论文又怎么在专业会议上获得发表?

  奇葩论文折射了科研和专业水平评价的乱象。据《南方都市报》报道,第26届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研讨会参加单位分为A、B、C、D四档,最低需要缴纳2000元,如果缴纳40000元,就可以在会议邀请函、会议论文集上列为支持单位。换言之,只要花钱,就可以让论文发表在会议论文集上,从“奇葩论文”最终得以发表来看,其间并没有经过专业人士的充分审核。

  花钱文早就是行业,尽管在学术圈内外历经多年,但至今没有之势。在百度以“论文发表”为关键词搜索,排在前几个的结果都是提供有偿发表论文服务的网站。一些业内人士以“存在即合理”的态度对待有偿论文发表服务,他们认为为了维持期刊的正常运营,必然涉及费用问题,向作者收费是不得已为之的手段。

  学术会议以“注册费”“会议费”为名牟利也是屡见不鲜。曾有,某学术会议将参会单位分为钻石赞助商、金牌赞助商、银牌赞助商三个规格,其中钻石赞助商须赞助53万元,作为回馈,会议组织者为赞助商提供广告宣传、手机报、微信微博、网站新闻宣传、VIP礼遇等全套服务。在科研工作者聚集的科学网上,时常可以看到研究者对会议费用过高的抱怨。劣币良币,是某些打着“国际”名号的学术会议的真实境况。

  科研人员为何愿意花钱出席学术会议,答案很简单——评职称。“奇葩论文”作者之一房红征就承认,发表这篇论文在单位计0 .5分,可用于评职称等方面。

  这篇论文的作者都是业内知名企业的研发人员,我不怀疑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爱岗敬业,具有合格的专业能力,为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才干。将中医理论用于发动机诊断,或许不是他们的初衷,更不太可能在实践中实施。但是,这样“一本正经的八道”进入学术会议的视野,又一畅通地作为正规学术刊发出来,其背后隐情值得科研界和科研管理者反思。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