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2015年)》,对于2015年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了统计。2015年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收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139.8万份,较2014年增长5.3%。其中,2015年抗感染药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中,抗生素报告占65.4%。 报告显示,按怀疑药品类别统计,化学药占81.2%、中药占17.3%、生物制品(不含疫苗)占1.5%。抗感染药报告数量51.3万例居首位,占化学药的44.9%,占2015年总体报告的36.7%。 2015年抗感染药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9大类,321个品种,其中抗生素报告占65.8%,其排名前5位的是头孢菌素类(31.9%)、大环内酯类(10.1%)、青霉素类(9.6%)、β-内酰胺酶药(5.8%)和林可霉素类(3.7%);合成抗菌药报告占24.7%,其中主要是喹诺酮类(18.4%)和硝基咪唑类(5.5%)。 按药品剂型统计,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剂型分布中,注射剂占61.3%、口服制剂占34.7%、其他制剂占4.0%。注射剂所占比例较2014年增加3.5%,口服制剂比例降低1.5%。 按照药品给药途径统计,2015年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涉及的药品给药途径分布中,静脉注射给药占57.9%、其他注射给药占3.2%、口服给药占35.8%。而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占70%以上。 2015年国家基本药物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报告按类别统计,报告数量排名前5位的分别是抗微生物药、心血管系统用药、抗肿瘤药、消化系统用药、镇痛/解热/抗炎/抗风湿/抗痛风药,占基本药物化学报告的73.1%。 抗微生物的报告比例最高。化学药品(含生物制品)报告数量排名前五位的品种均为抗微生物药,分别是左氧氟沙星、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和青霉素。 重庆时报记者专访了新桥医院药剂科主管药师顾鹏,他说,服用左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多,主要是因为它服用比较方便,左氧氟沙星不像青霉素、头孢一样需要皮试,而且一天用一次药,便利性是造成用药泛滥的一个原因。 顾鹏说,很多市民一感冒发热就去药店,去买所谓的消炎药,实际上是抗感染抗微生物药,大部分的炎症不是微生物造成的,比如感冒多由病毒造成的,传统的抗生素对病毒是没有效果的。而关节炎等是自身免疫导致而不是细菌造成,不应该用“消炎药”,而应该是抗炎药。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医疗机构都有门诊输液,门诊输液几乎成了中国老百姓的就医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了“输液好、输液快”的错误认识和就医习惯。 顾鹏说,实际上有些药物口服并不比输液慢,关键是有没有必要输液,如果过度使用,静脉输液的风险则明显增加。所以用药应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抗生素,有人习惯叫“消炎药”,是当今控制各种感染的有效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青霉素、链霉素、先锋霉素等可使人产生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抗生素引起的过敏反应常见的为药疹、皮炎和药热等。 2.毒性反应:抗生素引起的常见的毒性反应包括听觉神经损害、造血系统障碍、肾损害、肝损害及胃肠道反应。 3.耐药性:大多数细菌对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及不合理用药导致的抗生素,致使耐药菌株日益增多,影响疾病的治疗。 因为半数选民选择了脱欧,英国首相卡梅伦不得不“赔偿”了自己首相职位。现在的焦点便是谁可以接替卡梅伦? 7月12日,时间下午五时左右,除非海牙发生重大恐怖事件,否则,国际仲裁法庭将如预料公布裁决。确定无疑的,中国必输。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