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药学 > 西药论文

附子你会配伍和吗?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16-1-9 11:41:23 人气: 标签:中西药配伍禁忌论文
导读:以下是《探秘群》的抽样调查。包括10多人服用“菌附丸”“附子丸”的感受,仅供参考。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国人能够“治未病”的简便廉验的良方。这是《探秘…

  以下是《探秘群》的抽样调查。包括10多人服用“菌附丸”“附子丸”的感受,仅供参考。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找到国人能够“治未病”的简便廉验的良方。这是《探秘中国民间医》纪录片的。

  仅此!2015年7月25日“丸议会”摘要:

  吴先生是位退休工程师,他如何入门中医,并且配伍附子这种毒性很强的中药进行人体调理的呢?今天只是开场,今后再慢慢叙述。

  我斗胆在试服吴先生的附子健身调理丸,已经7天,当然人没事,而且有奇效。什么奇效?今天不谈这些。

  “附子”是解决医学难题的钥匙。作者:吴广庆

  乌头是一种剧毒植物,其子根叫附子。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以其极大的勇敢、和奉献,探知附子在人类疾病防治中的巨大作用和安全有效的应用方法。东汉时,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正式确立了附子在疾病防治中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伤寒论共有113方,使用附子者21方,37条。在医圣的那个时代附子的利用率有多高?现在已无法考证。根据近代真正仲景思想奥秘的医家医案记载,附子的使用率达到80%以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现在的大部分中医师很少使用附子,甚至是几乎就不使用。现代中医的尴尬和无奈都与错误的认识和对待附子有关。

  中医从业者都知道,附子味苦、辛,大热,大毒,能回阳救逆,阴虚火旺者忌服。附子的热、毒和禁忌让不少中医从业者都心生,以至使他们终生都不敢亲自尝试附子。他们对附子的认识只能一直停留在书本之上。那些研究附子者也大多没有尝过附子,他们的依据是想当然的理论分析,患者的反映,动物实验和抄别人的东西。那些不附子的医生,甚至崇尚附子的医生也多在现有书本说明的范围内行事。况且,现在的附子质量问题五花八门,附子的真正性能和作用他们也难以辨清。所以使附子的巨大功用至今未能得到正确的认识和有效发挥。

  附子的真实性味和功能并不完全是现在书本上的那些说法。

  生附子味甘、苦、辛,有剧毒,有一种特殊的气味。生附子的麻味物质是它的毒性成分。生附子有麻醉作用,外用能祛风湿和止痛,。生附子绝不可内服。

  按合理的泡制工艺蒸制的熟附子,味甘、苦,无毒。将其用微波炉烘烤后能产生淀粉类食物膨化所特有香味。蒸制的附子完全不需煎煮,经粉碎后可直接应用。

  附子的味道非常奇特。我们的味觉对附子味道的感受不是同时呈现。品尝附子味道时,很快的第一感觉是甘甜,而后甜味消失,苦味呈现;如是生附子,在一分钟左右会呈现极强的麻感,准确的说是口舌被麻醉,并持续几个小时。

  尝生附子一次只需米粒大小一块就可以了,过多会让人无法承受,并且尝后应该吐出,不能将其下咽。

  附子“回阳救逆”是中国医学对附子功效的准确表述,这一表述为附子所独有。这种表述说明了附子的作用非同一般。现在,对附子回阳救逆的表述人人都会承认,但是,对回阳救逆的理解却有不同,因而附子在临床上的应用就差别很大。回阳的“回”,即回归、恢复的意思;这与其它药物的温补、助阳、温里等词汇所表达的含义有根本的不同。生理功能失常即称为“逆”。“救逆”即失常的生理功能而不论失常程度的大小。

  附子功在复正祛邪、固本强身。这是我对附子回阳救逆的一种理解。这种理解不是只靠咬文嚼字,而是建立在亲身实践体验的基础之上。

  复正,即恢复人体正气生能体正常工作能力,人体真阴真阳自动达到完美和合,人自身原本具有的生理功能趋于正常。正气复而邪自消。

  固本强身是说附子能使人体正气生发具有持续地稳定性,因而身体对疾病具有永久可靠的预防能力。本固身体自然强。

  根据我对附子功能的认识,附子的应用该非常广泛。附子的作用天下唯一,无可替代。

  在伤寒论中大多使用生附子,“久煎”能有效去除附子的毒性而药效能够稳定可控。附子在伤寒论中能被广泛应用,说明当时附子的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药效与毒性的矛盾已得到有效解决。然而,后人了经典中附子的用药原则。因毒性而对附子采取了先煮而后用水反复浸泡的泡制方法。这样的制附子虽然没有了毒性,但同时也失去了药性。附子中那些极易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在附子饮片中几乎已不存在。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有效成分的附子在当今药典中的用量却与伤寒论中的用量相当,这就让附子不能发生疗效而方中配伍的热性药物引发上火。不者就产生了附子无用甚至有害的。为解决此问题,那些者不得不以超过药典十数倍的剂量用药。附子大剂量应用才能产生疗效便成为附子应用的重要经验,由此又引来对附子一知半解者的怀疑和。

  附子用水反复浸泡,各家并没有一个共同的执行标准,因而,市场上制附子的药效和毒性悬殊可达十数倍,甚至更高;这样的制附子就连内行也难以把握。

  附子在高温季节收获后容易腐烂,所以附子收获后要先用卤水浸泡,在泡制过程中卤水的固体成分氯化镁应该被基本清除;然而有些加工者一为省工,二为增加重量多卖钱,氯化镁残留较多,毒性也大,给附子的应用增加了新的麻烦。

  还有一种叫白附子的中药,它是与附子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药材。我考察了一些药店和药房,居然有把二者视为同一种药在使用。

  现在对制附片的这一乱象多数人并不清楚(包括一些医生和药材司售人员),附子应用中出现的不少问题多是饮片的质量混乱所致。在互联网上经常见到为附子问题在争吵。如果不知道和解决附子质量的乱象,不按伤寒论中的方法应用附子,不亲自去尝试附子,所有的争论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现在制约附子发挥效用的主要问题有两个。

  第一个是附子的药效保全与去除毒性之间存在矛盾。附子药物有效成分的保全与有效排除附子毒性成分之间的矛盾至今没有得到解决,使附子应用中经常发生问题。解决这个矛盾不是技术没有突破,而是高层医药管理部门的和乱作为。

  附子的现代研究指出,附子所含的生物碱是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但其中的双酯型生物碱,即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是剧烈的心脏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碱毒性虽大,但它的结构稳定性差,加热会被水解为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苯甲酰乌头胺的毒性仅为乌头碱的1/200。苯甲酰乌头胺加热会进一步水解生成氨基醇类生物碱——乌头胺。乌头胺的毒性为乌头碱毒性的1/2000。至此,附子对人体已无毒性反应。

  附子的有效药物成分结构非常稳定,在加热泡制过程中不会受到。

  由此证明,伤寒论中附子久煎去除毒性而保全药效是完全正确的处置方法。

  乌头碱水解的速度随加热温度的提高而增加。乌头碱的残留量随加热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提高泡制附子的加热温度可显著缩短加热时间。经我实际试验,新鲜的生附子在家用压力锅中蒸制,保压20分钟即能达到安全的用药标准。四年来,我用高温蒸制附子约400斤,没有出现过任何用药问题。经高温蒸制的附子,高效无毒,完全不需要,如将其加工成粉剂可入丸或直接冲服,每次剂量约2克左右。

  第二个是对附子的性能主治方面存在严重分歧

  中医把附子定性为热性药物。根据中医的基本理论,热性中药适用于寒症,对热症属禁忌范围。由此,附子是治疗寒症的良药,热证应当禁用。在临床上,被定性为热症的患者比率很高,他们都属附子的禁忌范围。还有一些患者是寒热错杂,附子的应用也有问题。现在,附子的质量问题突出,即使遇到真正的寒症,医生也不会轻易使用附子。所以,当今的附子已没有了用武之地。

  在一百多年前,四川的郑钦安先生,他毕其一生的努力深研中国医学经典,始探知经典中的精髓所在。他由此开辟了中医以姜附治病救人的正确道。郑钦安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方法后由郑氏家族传承到如今。卢崇汉教授是钦安思想的传人。现将他在全国第二届扶阳论坛的发言摘录如下:

  “由于万病都不离伤寒,所以在用药上大多数都是辛温热药:生姜、干姜、附子、桂枝、肉桂(安桂)等。这些都是辛温热药,用这些药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去温坎中一阳。阴的问题就是坎中一阳的问题。我们去解决这个问题。表现出来的我们机体的整个变化就会能够回归正常。我们的很多临床症状就会被消除掉。所以阳气一旦旺盛,那么我们人体的精、血、津液自然得到滋生,自然就充足了。这就达到了用药以治病,实际上是治气的目的。治什么气?就是治坎中这一阳气。治病不是只考虑有啥症状用啥药,这个层面太浅了,如果能够抓住这个根,你的思一下就扩展了。所以卢氏可以说是完全继承了《内经》、仲景、钦安的这种重阳的思想。所以强调啊,在生理上要重视阳的主导作用;在病理上呢,就更要重视阳气的盛衰变化。中国医学之重阳、扶阳思想源自《周易》及《黄帝内经》,并于张仲景之《伤寒杂病论》中得到充分体现。仲景以降,此一思想虽延绵不绝,然或损或益,或偏于理上一得之解,或限于临证一方之用,终未能成体系之学。及至晚清,邛州郑寿全出,始将此一思想之来龙去脉,临床运用之层层次第,揭露无遗。若于学派言,至此乃得构成。郑氏之学,卢氏等继之,是方有今之扶阳学派云尔。”

  卢教授还说:“如果能够很活法圆通的解决四逆法、桂枝法的运用,可以说你一生在临床上遇到的问题,你能够解决九成以上”。“中医不是强调治未病吗?现在不是闹的很热乎嘛?中医治未病现在又搬出来了,实际上扶阳就是治未病!扶阳治未病?我们家族过去有一个特点,就是我们在逢大的节气的时候,都要煮四逆汤,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来的人都喝上一碗,这就没有辩证了,不管你是本地的也好,外地的也好,先喝一碗再说”。

  我的实践证明,钦安卢氏对古典中医学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不管你承认不承认、喜欢不喜欢,最终它将世界医学的前台。

  已故的山西灵石县中医院院长李可老先生,他青年时。为度过的这段时光,他自学伤寒论。由于在他的脑子里没有现代中医学教材里面条条框框的,所以他能够的思考和吸收伤寒论中的精髓,的了姜附的独特功效而成为一代名医。

  张仲景能成为医圣,在于他确立了附子恢复和强化人体脾肾阳气的关键作用。附子在地球上如果不存在或者未被发现和认识,医圣就失去了辉煌,治病必求于本的实施就没有了重要的物质。钦安、卢氏他们崇尚仲景学说,在附子的应用上更是超越医圣。他们的传人卢崇汉教授,临床附子使用率几乎为100%,并且不使用任何滋阴的药物,治愈率很高,其中不乏现代医学还未攻克的各种。卢教授的“开工,收工”理论是对仲景思想的深化。所谓收工就是不管什么人、什么病,在治疗的最后阶段都要使患者的正气得到恢复和强化。卢教授的收工方法就是用姜、附与其它温热药物的不同配伍(简称为四逆法),以使患者完全康复。卢教授的收工理论和方法是其始祖钦安与卢氏几代传人实践仲景思想临床经验的科学总结。

  附子归心、脾、肾经。中医的心,包括现代医学中的心脏和大脑。我家乡的民间称人的前额头叫心门。可见,人的大脑确实是中医里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附子入心经也就包括大脑在内。中药的现代研究证明:“附子能活跃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和具有强心作用”。这里所说的垂体是人体内分泌的总枢纽,它深居大脑底部,人的内分泌腺都由它直接或间接的进行控制。这里所说附子的强心作用是指现代解剖中的心脏。附子能使停止跳动的心脏很快复苏而成为急救的重要药物。附子的现代研究也印证了中医对附子归经和作用的认识是完全正确的。附子含有多种有效药物成分,作用于人体最重要的心、脑、脾、肾等脏器,增强其功能。肾阳充足,水盐代谢功能就会正常,缺水的的局面能被彻底扭转,身体任何部位都将没有了上火的可能,这也就解除了其它温热药物应用的禁忌,制衡温热药物的寒凉配伍就可免除,对附子药效的发挥就如虎添翼。脾阳充足,水谷精微运化正常,身体内会进入良性循环,痰湿淤阻就不会滋生,陈旧的痰湿淤阻会逐渐的自行消散。附子作用于心脏,具有的效力。大脑是脾肾功能运行的总控制协调机关,大脑功能正常为脾肾功能正常发挥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说明,附子是“治病必求于本”唯一不可替代的良药。人体本气衰弱所反映的会是一个庞大的症候群。附子对人体具有类似于电脑系统恢复软件一样的特殊功能。人如有了病,只要用了附子,生命控制系统的功能即可恢复,大部分的疾病症状都可由身体自行予以恰到好处的整治,疾病的症候群会自行消失。附子应用中虽然也讲辨证,但那只是它的用量和与其它药物的配伍问题,而不是能否应用的问题。当代主流中医学所说附子的应用禁忌正是它能解决现代医学难题的用武之处。

  中医讲平衡和辨证论治,中药就是平衡辨证论治的砝码。每种中药都是按平衡辨证论治的思想予以归类和应用,附子也被裹挟其中。据伤寒论历史演变考证大家钱超尘教授的研究,伤寒论原始文本中没有六经辨证的内容。伤寒论原始文本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几经整理、遗失、传抄,其面貌发生了改变。现代中医的八纲辨证,病因辨证、气血精津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体质辩证、三焦辨证、六经辨证等都是后来的新发展。这所有的发展都是以疾病的症状为中心而没有抓住病症产生的根本所在,从而把疾病的防治引向错综复杂、难以捉摸、成效有限的困境。

  附子的作用是恢复人正常的生理控制功能,让身体自己去解决所发生的身体生理失常。这是中医的“治本”之法。把“治本”的特有药物附子也归于平衡,以偏纠偏的药物之中,实在是中医史上一桩最大的冤案。

  附子在中药中应该是独为一类——复正固本类。复正固本的含义是恢复和强化人体正气。人体正气包含真阴和真阳二气。人体正气充足,就会自行消退,各种症状会不治而治。根据此理,中药的寒热药性分类不适用于附子。以偏纠偏的药性概念不能再于附子,这样就解除了长期以来对附子的不当,以还原附子的真实面目。

  我国已故的伟大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教授对医学亦有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

  “21世纪医学的发展方向是中医”。

  “医学的方向是中医的现代化,而不存在什么其他途径。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上来”。

  “传统医学是个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的严重缺点。所以中医现代化是医学发展的正道,而且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科学现代化”。

  “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21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是地地道道的尖端科学”。

  “原来是一股子热情,不了解情况,想从现代科学技术的角度去阐述和解释中医,现在看恰恰相反。中医要是真正搞清楚了以后,要影响整个科学技术,要引起科学,这些认识这几年我越来越深刻......现在我可以说,我觉得我一点也没冒失,我还不改!但是我也觉得这个问题常大的一个问题,我们不能性急。”

  对附子功能的新认识说明了钱学森教授对现代医学发展方向的预见是完全正确地。

  钦安卢氏只用附子和姜桂等温热药物治疗疾病能获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所以,把卢氏称为“卢火神”;把善用姜附的群体称为“火神派”。这是对用附子治病如神的赞誉和恰当比喻,也是附子治病功效最有力的证明。

  事实上,火神派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术派别。火神派的思想和方法正是中国经典医学的核心所在,她们就是中国经典医学的、发展和捍卫者。其它医学流派都不能与他相提并论。火神派还原了中医的本来面目。火神派的出现让钱学森教授对世界医学未来发展预言的实现看到了曙光。火神派的努力将为人类的健康开辟的未来。

  火神派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将是巨大的,但这种贡献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现实,现在还确实难以预料。众所周知,伤寒论的成书至今已近两千年,然而现今它的作用还没有得到真正发挥。火神派要捍卫、与发展伤寒的思想精髓,其难度就可想而知。现今的伤寒论为什么变了样?我认为这与社会职业的本质有关。社会的所有行业都因人类的需求而诞生,同时它又是行业谋生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医疗的社会服务一直都处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之下。在这种社会服务产品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需方就会处于劣势地位。为了维持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而获取收益,供方都会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经方的核心精髓被就是最好的。附子与半夏是经方中的元帅与将军,它们都被的所谓泡制而整成了残废,没有了战斗力。因泡制使附子药效大量流失,经方中的“金匮肾气丸”便成了有名无实的废品,其不但不能治病,还有副作用。到了宋代,有人干脆把方中的附子和桂枝砍掉而变成了沿用至今的“六味地黄丸”。后来又演化出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丸,从而形成了以滋阴降火为旨的地黄丸家族。由于经方失去了元帅和将军,伤寒论就成了跛子,各种治标的方药便能够各显,医疗服务供不应求的局面便一直能够得到持续,直至到如今。由此可知,火神派对世界医学贡献的实现指望不了医界来完成,必须要有代表利益的第三方强力介入,又特别需要国家最高层对事件的明了、重视、决策与推动。

  目前,附子的药材质量问题严重地制约着附子的研究和应用。确立附子的科学泡制方法,稳定附子的药材质量,应该是国家首先要完成的重大任务。

  要强化附子在疾病防治方面的理论研究。在附子的相关研究中,不要老是套用过去的理论、词汇和概念;要古今结合,科学合理,用现代人听得懂,能接受的理论、词汇和概念来描述附子的功能和作用,这是附子研究中要注意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火神派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已经证明,附子应用没有禁忌,人人适用,卢崇汉教授的收工理论就是最好的说明。李可老先生也说:“我在南方看过的一千多人病人里头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病人阳虚寒湿证的十之有,而阴虚火热证的百不见一二,一例都没有碰到过。我发现不仅是北方人阳虚,南方人阳虚的也非常多,而且南方人阳虚的几乎是百分之百”。

  至此,我们可以认正的火热阳实症是不存在的。所谓的火热症都是疾病的症状而非疾病的本质。它们无一例不是因脾肾阳虚,水谷精微液运化失常,身体得不到正常阴液的滋润和营养的结果。外感类疾病的发热是身体与病毒的正常表现,这类发热是身体的反应,与阳实没有关系。外感易发生于正气不足,免疫力低下的个体。由于正气不足,体内的阴液不能满足发热身体的特殊需要而产生不良的后果,甚至生命,这不但不能被认定为阳实,反而是肾阳虚的体现。对危重的外感发热者采用清热解毒的方法之所以能产生疗效,生命,是因为此类患者此时的发热已成为危机生命的主要矛盾,接下来恢复和强化脾肾阳气仍然非常必要。体内产生的种种积滞中医把其称为实,这种实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阳实,相反这是阳虚造成运化功能失常的表现。采用泻的方法快速排除体内积滞只是治病的第一步,接下来恢复脏腑正常生理功能才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近年来,王正龙、倪海厦、李可的相继去世让一些人对姜附的作用产生了。我认为,王正龙、倪海厦的去世有可能是他们对姜附的认识和把握还存在问题,也或是忽视了其它一些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如劳逸适度、等,这些是姜附所无法替代的。他们的去世不能成为怀疑附子的理由。还有在国学堂做节目的郭生白医生和曾维汉先生。他们在做节目的时候都显得很健康而信心十足,但不久即相继去世,这多半也是忘我地疯狂工作惹的祸。火神派师祖郑钦安享年97岁,其传人卢聚之、卢永定、吴佩衡享年分别为87岁、85岁和83岁。姜附在伤寒论中能处于主导地位,火神派一百多年来的延续不绝和临床疗效证明,姜附的作用不容怀疑。那些怀疑者请先亲自实践后再发表意见。我认为,现在我们对姜附的重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现在对姜附的研究不但不能停止脚步,而且还要加快步伐。

  在现代人的观念中,把能到的,影响正常生活的病症和用医疗设备检查出来身体上的异常称作病。人们进医院都说是去看病,医生则认为是为人看病,治病。严格来讲,人们能到和被查出来的异常大多是疾病的症候而不是疾病本身。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非常复杂的自动化系统。人不管中外和种族,所生之病基本上是人体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功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弱化。人的脾肾阳气(包括大脑的一部分功能)是人体自动化系统的核心。脾肾功能弱化,人体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能力就会削弱甚至。附子能恢复和强化肾脾功能。当肾脾功能得到恢复和强化以后,身体会自行对自身的种种异常进行恰到好处地处理和纠正,其中包括被现代医学判为疑难症或终身病症的高血压症、糖尿症、癌症、心脑血管病症、结石症、脑萎缩症、老年痴呆症、肥胖症、妇科各症等等。

  现代医学对患者主要是对症治疗。对症治疗多是以药的偏性来纠正身体的偏性。即热症用寒凉之药;寒症用温热之药;高血压用降压药;高血糖用降糖药等。以偏纠偏也叫对抗疗法、反向疗法。以偏纠偏的本质是人为的替代、干扰或破体正常的生理功能。不管药,只要是以偏纠偏的方法,用药原则是适可而止,过量或长期服用会纠偏过度,使症状,严重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以偏纠偏的药物大多有毒副作用,即使正常用药也会给患者带来药源性病症,所以用药应非常谨慎。抗菌素治疗各类病菌感染迅速有效,但它用药物替患者杀灭了病菌却使患者失去了一次提高识别和抗击病菌能力的机会,增加了患者以后反复感染的风险。抗菌素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还会体内的有益菌群,使身体产生新的问题。

  人类疾病的症状多至不可计数。以偏纠偏的对症治疗至少是一药一症,也有多药一症,也或是多药都治不了一症。多数患者都是身有多症。随着治疗的进程症状会发生变化。所以对症治疗是一种高技术工作,难度很大,非医生和专家不能担此重任,一般患者万不能行事。

  人类所生疾病的症状种类尽然很多,但是大多都源自人体正气不足,生命自律能力降低所致。一旦人体正气得以恢复,绝大多数病症都能自行消失。附子的作用是能有效恢复和强化人体正气,健全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实现体内的代谢受控和有序,使体内各项物理和生化指标自动趋于正常。人的正气越足,对生命的控制质量就越高,生命力就越强。所以,附子应用简单、高效、省心。

  生命的自动控制是连续、动态、双向调节,它不可能用人为的方法来完成;只有我们的天生本能才能胜任这项工作。附子能够、恢复和保持我们的这一天生本能,使其发挥正常作用。

  人生命力的提升是有限度的,它不可能被无限度的直线向上提升。当一个人的生命力达到他的最高限后附子将只能起到维持其处于正常水平的作用。随着年龄的递增,生命力可提升的最高限度在逐渐递减。一个人60岁时是不可能再全面回到青壮年时的状态,这是自然的发展规律。附子对严重正气不足者作用非常迅速显著。随着正气的不断提升附子使可感觉到的作用会不断降低,直至感觉不到有什么作用。此时的附子已由治病的药品变为保健品,如仍少量服用,身体会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如:相貌会变得年轻、适应的能力会增强、大脑的反应更灵敏、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能得到有效预防等。

  附子的药效与产地的关系曾有一些讨论。根据,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与生长期长短和日照强度密切相关,生长期越长,日照越充分,其有效成分积累就会越多。附子的生物学特性是喜欢光照充足而凉爽的气候条件,耐寒而酷暑,生长期最长不会超过一年。

  四川江油是中国传统的附子主产区,种植管理精细,成品个头大。江油夏季炎热,附子必须在七月以前收获,生长期约6个月。七月份是江油高温多湿的季节,不利于附子的储藏和加工,所以多采用腌制浸泡的方法进行处理,工序繁杂,有效成分损失大。

  经我自己试验,附子冷藏保鲜能存放几个月,这能缓解附子产出与加工的尖锐矛盾,可供改变江油附子的泡制加工方法,提高附子饮片质量作为参考。

  云南是地处南方的高原台地,日照时间长,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是附子最适宜生长的地区之一。在云南,附子生长期可达十个多月。十一月附子收获时正值旱季,附子可很容易地被晒干保存,能为大规模工厂化泡制加工提供稳定的货源,对药材质量非常有利。

  以上是从理论上对附子产地优劣的分析。现在,四川江油的附子最为正与上乘。实际怎样?需要用事实说话。去年因我未能购得云南全生长期的附子而购买了一些四川半生长期的附子。经两地附子的实际比较证明附子生长期长短是决定附子质量的首要因素。附子的药物有效成分是生物碱和多糖,全生长期附子的生物碱和多糖含量比半生长期的附子要高出一倍以上。

  关于附子的商品种类。现在市场供应的商品种类很多,如白附片和黑附片等。

  白附片是附子去皮后加工而成,品相好,成本高。由于附子去皮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据说近来诞生了用化学药品处理去皮的简易方法,这种方给附子带来什么不良影响,现在还难以弄清。

  黑附片是附子带皮切片后,与黑豆一起蒸煮而成。黑附片能附子的皮对附片外观的不雅影响和提高药效。近来的黑附片并不用黑豆而是用燃料染色。用燃料染黑的附片有没有副作用?值得有关方面去研究。黑附片带皮说明附子的皮对附子的功效没有负面影响,不去皮是完全可以的。我使用的是未去皮的生附子经自行高效去毒处理,效果非常好。

  因泡制加工方法的不同,附子的商品种类还有很多,其目的都是要借助其它药物以降低附子的毒性和提高附子的效力。实践证明,附子的效力无任何药物可比,用其它药物降低附子毒性的效果也微乎其微,所以没有必要把附子的商品种类搞得那么复杂。原汁原味的附子,经高效去毒泡制,应该是附子的最佳品类。

  我对附子的这些讲述是我长期的实践经验总结。我研究附子,首先是为了解决自身的健康问题。我通过十数年的亲身体验和相关资料的印证,使自己对附子的认识逐步得到深入和强化,从而敢于在家人和亲朋中扩大应用。为了全面认识附子,我对附子药材市场现状进行过全面调查。我自己种植附子并自行泡制、组方和加工制丸。在研究附子的过程中,我还有过轻重不同的多次中毒体验。因为我有了充分的实践经验,所以我才能够,并且敢于对附子的是非做出明确的评判。可以肯定的说,附子是解决医学难题的钥匙一点都不夸张。现代医学的难题能否就此得到有效解决,就取决于我们肯不肯承认并用好这把钥匙。

推荐: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