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临床 > 临床诊断

高等医学教育:质量与内涵并重

作者:佚名 来源:未知 日期:2023-2-10 20:30:51 人气: 标签:临床毕业论文定义
导读:需求侧与供给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不同阶段。高等医学教育也同样存在这两种不同逻辑的。需求侧主要通过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刺激教育消费,扩大教育出口,从…

  需求侧与供给侧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不同阶段。高等医学教育也同样存在这两种不同逻辑的。需求侧主要通过政策,加大教育投入,刺激教育消费,扩大教育出口,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速。然而,需求侧也引发了很多教育结构、效益和质量等问题,高等教育正面临严峻的“供给侧”的新挑战[1]。当前高等医学教育就是要从需求侧向供给侧转型,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如何进行结构性调整,提升高等医学教育的质量与内涵,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者与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需求侧是国家拉动内需的一种经济学,通过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渠道,促进经济发展。高等教育也是和适应这一方针,以增加招生数量扩大高校规模,使更多人有机会上大学,以此“消费”高等教育资源;同样教师人数不断增大,很多高校开始更名升级,以此扩大社会知名度,甚至“圈地”扩张也一度成为高校的一种时尚,高校的大门越来越豪华,高校的花园越来越艳丽。不可否认,外延式发展大大推动了高校的发展,但缺乏内涵的高等医学教育也正面临自身发展中的重重困境[2],虽然大楼多了但大师少了,数量增了但质量下降了。高等教育不仅需要大楼,更需要有大师、大家和优秀的学生。

  需求侧主要是外延式发展,其目标指向规模扩大、学生增加、经济效益,等等,由于各种利益的驱动,高校忽视了其应有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人才培养问题,重数量轻质量。随着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高校也进行了质量评估,但多数情况下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真正触及到“结构”调整问题,使高等医学教育脱离了作为医学知识和医疗人才“供给”方的责任,忘记了作为引领医学发展的。从长远来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需求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进行“供给侧结构”。

  需求侧过度注重教育消费的拉动,高校不断扩大,办学追求高大全,博士点越多越好,学校越大越好,专业越全越好,整体上都是局限于外延发展,没有关注内涵建设。由于国家政策性鼓励科研创新,并投入大量资金,致使所有高等医学院校都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因此出现了“千校一面”的混乱局面。高等医学教育主要产出的是论文和著作、课题和,尤其是SCI论文的产出已成为全球最高产的国家,但引用率却很低[3]。以科研作为主要评价指标的体系,高等医学院校获得了可观的收益,大学排名成为学校奋斗的目标。但作为主要业务的教学质量却被严重忽视,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在一定时期内,这一需求侧外延式大大促进了高等医学教育的快速发展。需求侧初期,由于社会需求较大,医学生就业相对较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毕业生越来越多,就业也越来越难。因为“千校一面”的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同一医学专业的学生过剩,学生就业问题凸显,一些地方本科院校培养的医生质量甚至不如专科学生。究其原因,高等医学院校没有把主攻方向放在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上,没有认真地从供给侧研究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方案和模式,教学方法和内容陈旧。因此毕业生质量严重下降,面对社会对高层次优质人才的需求增加,单纯外延式的需求侧面临巨大挑战。

  医学教育起源于临床,但却逐渐脱离了临床。基础医学是猎取医学知识,而临床医学则是应用医学知识的过程。在需求侧时期,医学教育目标是培养掌握医学知识的人才,毕业后分配到临床工作就可以了,但随着临床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教育并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单纯具有医学知识的毕业生并不能完全适应临床医学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医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不足,不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面对复杂社会下的“过度医疗”引发的医患冲突问题更是束手无策。尤其是学生的人文知识与人文缺乏,医学生培养数量与质量严重失衡。由于医学教育模式陈旧,忽视了医学教育与临床的结合,致使毕业生不能满足临床医疗的需求,以及不愿意到有需求的基层医院工作。

  大学附属医院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供给侧[4]。但在需求侧过程中,附属医院追求的目标发生了改变,各个大学附属医院追求和比拼的是多少亿的收入,多少项的科研和SCI论文,等等,大学借助在科研领域的引领地位竞争和垄断医疗市场。然而,在如此的竞争中,临床医学教育在大学附属医院淡化了,临床教师眼中只有医疗没有教学,只有病人而没有学生,临床医学教学变成一种累赘,临床实践教学也是敷衍了事,临床教师的种种负面作用也在深刻影响着医学生的未来职业责任感。由于临床教师的教学意识低下,加上繁重的医疗和科研工作压力,临床教师的角色之间也产生冲突,给医学生培养工作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对高端人才需求增加;从消费角度上看,人们对优质教育产品需求度不断增长;从供给侧逻辑看,高校既可以产出优质人才,也能输出先进科研和技术。高等医学教育既是经济供给侧的一部分,同时也有自身特性和体系。高等医学教育存在两种供给关系,在校期间,教育需求方是学生;大学毕业以后,学生作为高校的产品,而社会医疗服务机构是需求方。因此,高等医学教育的需求方包括学生和社会。首先,高校有责任为学生提供获取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条件和资源;同时还要为学生提供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和先进的大学文化。其目标是在教育产能的同时,提高教育产品的质量,满足现代医学发展对医学人才和科学技术的需求。

  高等医学教育与医疗市场的供求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学术性与社会性关系。经济领域的供给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在教育领域的供给侧重心和导向都应该在供给侧,高校导向是其学术性而非市场性,即遵循高校自身逻辑而不是市场逻辑运行的。高校需要在履行育人基本职责和遵守学术运行规律的前提下,调整内部运行模式,关注并贴近社会需求。虽然高校“产能过剩”和质量低下是需求侧带来的缺陷,但就医学领域需求侧整体情况来看,医学生只是在大医院就业困难,而基层医院、偏远地区医疗服务部门等却面临医学人才供给的严重短缺。高等医学教育这种供给过剩与短缺共存现象,反映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仍存在严重的结构性失调问题,而供给侧结构就是旨在调整这种不平衡,回归大学初衷。

  高等教育供给侧涉及外在和内在两种逻辑,即社会需求逻辑与自身发展逻辑。外在逻辑认为大学要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大学办学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然而,高等医学教育供给侧与经济供给侧并非完全一致,因为医学教育规律毕竟与市场规律不同,单纯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值得商榷[5]。大学与社会之间应该是一种引领与被引领关系,大学定位应该在社会前面,而社会需求为导向则是把大学放在了社会的后端。如果高等教育完全以社会需求逻辑为导向,最终有可能在“社会经济需求的茫茫海洋”中迷失方向。由于现代医学中的各种经济利益驱动,很多需求常常与大学相,例如,临床很多不确定性技术的广泛应用,未成熟的科技,以及大学附属医院的过度医疗干预行为,等等,各种社会浮躁因素严重影响着医学生的职业。因此,高等医学教育供给侧不能完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而是应该在坚守学术属性基础上来贴近社会需求。

  外在逻辑是教育的压力,而大学自身发展内在逻辑才是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医学教育供给侧必须从内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遵循医学教育发展规律,才能真正让正轨。当今人才培养质量低下、供需关系错位以及产能过剩等问题只是大学教育问题中的一部分,而缺乏现代大学内在的与才是最主要问题。人才培养是大学最根本、最核心的职能,高等教育供给侧要质量原则,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回归大学教育之本,坚守大学的学术属性,严谨的科研,充满人性的医疗技术,以此构建高等医学教育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高素质医学人才输出、高水平科研产出以及先进的医学文化。

  大学不仅具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而更重要的是其引领文化的社会功能。诚然,大学需要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但并非社会让大学做什么大学就做什么,否则大学就是社会的“附庸”和“工具”。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曾,在教育适应社会变革时期,首先要追问教育的本质,避免太轻率地适应现实需求而放弃终极责任。如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所言,现代大学在于引领社会方向,而不是盲目地为现时社会服务。大学存在的意义在于要经常为社会进步提供一些所必需的东西,而并非是社会想要的东西。可见,大学不能像风标一样随风倒,而更应该是一个引“灯塔”,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6]。

  在医学发展领域,大学医学教育不应该被动地迎合医疗市场经济的需求,尤其是在技术自主与资本主体化的影响下,大学教育中的人性、和主流文化受到挑战。大学有责任对医学需要做出积极正向的回应,更要医学初衷,重视医学仁学建设,从而引领医学可持续发展。例如,面对过度医疗的普遍化、常态化现象,面对医患冲突日益升级的困境等,大学教育必须强化医学生的胜任能力培养,在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授中更加关注医学人文与职业的培养[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立“前瞻性大学”的新,要求大学及其教育不能只是单纯培养人才和发现知识为社会服务,而更应当社会问题、社会、为现代社会文明进步承担更大更多的历史责任。可见,大学与社会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服务关系,而是在引领医学的同时服务于医学。大学的适应性是大学发展的外在动力,但同时大学务必要保持对社会的超越,注重医学的未来,坚守大学的品质,超越功利价值追求而引领医学发展。

  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供给侧的重要方面。大学治理结构变革来自内外双重动因,而内部调整是结构变革的核心内容。当今大学内部结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行政与学术的关系上。面对大学内部失衡现象,去行政化已成为大学内部结构的重点之一[8]。长期以来,单纯以行政逻辑和运行模式来管理大学,常常会忽视了大学自身发展规律、办学规律和学术规律,从而导致大学发展方向的偏移。大学是知识组织,也是文化群体,因此大学内部治理也离不开大学文化和。所谓大学去行政化并非是简单去掉行政管理,而是要构建行政服务于学术、行政管理服务于学术管理的意识和,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等活动为中心,确保大学行政适应于大学的教育性和学术性活动特性,从而优化与完善大学治理结构。

  大学内部结构径包括复归学术本位教育,以学术、大学自治原则为基准完善大学制度建设。首先要摒弃“官本位”意识,要遵循教育旨和教育规律办大学,而非社会让大学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大学过分与技术自主化和医疗市场化需求相呼应,就会大学主体意识和对现实社会文化的能力。其次要健全学术的制度保障体系,使学术发展具备合与性,让教师在宽松的学术下积极工作,既不“追风”也不压力。如SIC论文热与高度行政化、功利化的学术管理结构密切相关,因此现行学术评价体系势在必行,从重视论文发表数量向重视学术研究本身的价值。最后就是要形成优良的“教授治学”传统[9]。大学是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探索并传承高深学问,追求人类终极价值和。因此,教授治学符合大学发展初衷,扩大教授学术自主权,提高教授治学地位,才能确保大学的学术与生命力。然而,教授治学的实践仍面临诸多困境,需要多层次多部门的共识与努力。

  大学格局和定位决定着大学发展方向。当今高等教育生态位理论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10],生态位理论阐述了自然中的在时空上的以及之间的作用与功能关系。其生态适应规律之一就是,在相同生态位上重叠时,就会产生种间竞争,重叠的越多,竞争就越剧烈,最终将使弱势或不适应该生态位被消灭。我国各类高等医学院校都应该有最适合自身与发展的生态位,因此,在高等教育进程中,大学定位至关重要。例如,研究型与应用型大学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应有所不同,定位不同其功能也有差别,当今应用型大学在医学院校中占有较高比例,首先在专业建设上应找好自身定位,避免热门专业的过度集中,导致生态位严重重叠。而研究型大学更多要侧重医学研究,承担创新和引领医学发展的责任。国家教育部门应该对不同类型应用型高校制定分类指导意见,在教育资源分布上给予宏观结构优化,调整教育不公平现象,对医学教育资源薄弱的地区,给予人才、资金扶持和政策、项目支持等,防止“千校一面”的情况再次出现,以此推动高校教育生态的多样化发展。

  重视内涵发展和提升教育质量是供给侧的主要内容[11]。过去,高校过多强调医学专业的特殊性,缺乏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合作,对学生学习机制的研究应用较少,致使医学生胜任能力低下。供给侧要将培养胜任能力作为教育主要目标,不断推进式教育和学习过程,使学生从被动接受专业知识为性思维,具备现代医学的核心胜任能力,即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更要在常规医疗活动中熟练运用沟通技能、临床思维,以及情感表达、价值取向等华晨宇的爸爸华福雄内容,让被服务的个人或群体受益。学校作为供给侧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条件和,促进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病人。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的强调的是教育结果,比较透明的教育过程,可以让大学生、方案制定者和利益相关方都感到信服。

  重塑大学也是大学供给侧的重要环节。当今大学缺失集中体现在行政与学术失衡、科学与人文分离,尤其是临床医学中的职业衰落也与大学密切相关。大学是大学之为大学的根本[12],其核心是大学的价值系统。对大学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医科院校而言,人文与伦理是当代大学的核心。因为医学是关乎人类健康与生命的科学,传递大学是医学教育的主线,因为只有具备仁心才会获得仁术。如一个技术精湛而的人绝对不能成为一名好医生,甚至技术越高对人类的危害会越大。因此,人文、或“”等是医科院校的核心,在此基础上才会有真正的科学、、和创新。科学与人文是人类两个基本元素,也是大学的基本内容。大学历史证明,人格培育和学问研究是大学教育的中心目标。科学求“真”,人文求“善”,科学与人文的联合才是大学的真正体现,以此形成技术和医学,让大学真正成为人类健康的家园。

  大学文化是大学和大学在实践层面的充分展现,是大学的现实表现和具体形式。所谓文化就是“人化”,其目的就是“化人”,人、塑造人,即以人创造的文化去创造人。大学文化就是继承、、创造优秀文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充满仁心的人。面对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质量低下等问题,医学教育首先要注重人文教育,以人文为基点,培育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重拾医学教育的仁学灵魂,引领医学事业的发展[13]。广义的大学文化涉及办学、方针、校风、教风、学风等诸多方面。通过正向的文化氛围,传递大学核心价值观,让每个置身其中的学子受到精深的文化浸润和智慧的熏陶。特别要提出的是,大学附属医院文化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内容,因为附属医院是医学知识与人文的终极平台,强化医疗中的医德医风建设对医学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供给侧目标在于实现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平衡,其着力点不是否定需求,而是要偏重供给侧[14]。面对需求侧带来的种种弊端,迫切需要加快供给侧的结构性进程。然而,由于涉及经济利益和分割等问题,真正实施中仍存在诸多困境。从高等医学教育供给侧角度,大学教育关键在于观念改变和方向调整,医学教育供给侧就是要在大学内部挖掘潜能,构建大学内涵,坚守大学,提升教育质量,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传承,重视生命教育[15]和人文培养,才能医学教育与医疗服务领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4]王昊,英.论大学附属医院的功能与目标[J].医学与哲学,2016,37(5A):87-89.

  [7]曲巍,英.医学人文与医学教育[J].医学与哲学,2015,36(4A):1-4.

  [8]曾维华,王云兰,蒋琴.大学去行政化的拐点: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J].广西社会科学,2017(1):201-209.

  [9]金久仁.教授治学的应然性与实现径研究[J].高教研究,2015(11):46-48.

  [10]成雁瑛.我国高校生态位研究:概念、应用及发展趋势[J].大学教育科学,2016(4):39-43.

  [11]刘学政,王小飞,张挺,等.以胜任能力为目标的医学教育[J].医学与哲学,2016,37(7A):73-76.

  [13]陈阳.论大学文化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7(1):51-53.

  [14]袁广林.供给侧视野下高等教育结构性[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6):15-22.

  [15]王海平.生命教育:医学生人文培养的重要维度[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2):60-62.

  原文标题“质量与内涵:高等医学教育供给侧的思考”,载于《医学与哲学》2017年第38卷第11A期(总第584期),第67页-70页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